抓饭直播致力于服务大众球迷,提供高清足球直播、NBA直播、世界杯直播等,让体育赛事能给更多热爱的人免费观看,全站点赛事无需会员,无需插件,收集全网最稳定的直播链接提供给全国球迷。联系我们
  • 06-01 23:59 意篮乙
    特拉帕尼 霍提杜多
    特拉帕尼 vs 霍提杜多
    0 0
  • 06-01 23:59 意篮乙
    坎图 泰利斯特
    坎图 vs 泰利斯特
    0 0
  • 06-01 23:59 土篮甲
    梅尔辛BSB 巴克科伊
    梅尔辛BSB vs 巴克科伊
    0 0
  • 06-01 23:30 波兰超
    斯波尼亚 斯拉斯克
    斯波尼亚 vs 斯拉斯克
    0 0
  • 06-01 23:00 乌干达NBL
    坎帕拉火箭 救世主
    坎帕拉火箭 vs 救世主
    0 0
  • 06-01 22:20 立陶甲
    利杜禾斯 BC沃夫
    利杜禾斯 vs BC沃夫
    0 0
  • 06-01 21:00 印尼联
    嘉鲁达万隆 拉贾瓦利棉兰
    嘉鲁达万隆 vs 拉贾瓦利棉兰
    0 0
  • 06-01 19:00 乌干达NBL
    JKL海豚 莱文斯顿
    JKL海豚 vs 莱文斯顿
    0 0
  • 06-01 17:00 印尼联
    婆罗洲地球 印尼年轻骑士
    婆罗洲地球 vs 印尼年轻骑士
    0 0
  • 06-01 17:00 印尼联
    雅加达明灯 印尼勇士
    雅加达明灯 vs 印尼勇士
    0 0
  • 06-01 15:00 印尼联
    巴厘普山联 兰斯皮克
    巴厘普山联 vs 兰斯皮克
    0 0
  • 06-01 14:00 中台T1联赛
    台北台新火星 桃园云豹
    台北台新火星 vs 桃园云豹
    0 0
  • 06-01 10:00 哥斯超
    都会92 MTS-阿尔巴
    都会92 vs MTS-阿尔巴
    0 0
  • 06-01 23:30 科特超
    阿博波 ASI阿本古鲁
    阿博波 vs ASI阿本古鲁
    0 0
  • 06-01 23:30 科特超
    皇家军队 布瓦凯FC
    皇家军队 vs 布瓦凯FC
    0 0
抓饭直播 > 体育新闻 > 足球新闻 > >中超第11轮武汉vs厦门(城市战争:济南vs青岛,谁才是山东第一城?)

中超第11轮武汉vs厦门(城市战争:济南vs青岛,谁才是山东第一城?)

2023-09-04 07:36
城市战争:济南vs青岛,谁才是山东第一城?

作者 | 庐阳太守

头图 | 互联网

全文共8788字,阅读预计需20分钟。


如果让你说一个全国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会城市,你首先会想到哪个?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是济南这个名字可能总是会上榜。2022年,全国省会城市GDP低于省内其他地级市的共有6个,分别是山东省的济南、内蒙古的呼和浩特、江苏的南京、广东的广州、河北的石家庄和辽宁的沈阳。在经济总量过万亿的城市中,济南和青岛的差距相差24%,仅次于南京和苏州的29%,差距非常明显。济南在很长的一段时间,GDP在省内只能排在第三:改革开放以来,青岛GDP遥遥领先,济南则与烟台展开约十年一个轮回的拉锯战:1981年济南反超烟台,1987年被烟台逆转;1997年济南再次反超,2004年又被烟台逆转;2014年,济南再次反超;2018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原先的莱芜市划归济南管辖之后,济南才逐渐稳定了山东省内榜眼的位置。

矛盾的济南vs进击的青岛

关于济南总是充斥着各种争议,尤其是关于济南和青岛的山东第一城争论从未停止过。与青岛的发展得益于海港不同,济南的发展一度受限于地理环境。历史上,济南北临黄河、南依泰山,处在一个南北宽仅12公里的狭长地带内。为打破地理限制,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济南开始了其“东拓、西进、南控、北跨”的发展路径:东拓章丘、西进长清平阴、北跨济阳商河,南控莱芜,之后又将南控改为南并,原先莱芜归泰安,后独立成莱芜市,现又划归济南。然而即便如此,济南的发展还是不如青岛。济南就像一个职场中的管理者,但是业绩却做不过下面的团队伙伴,嘴上不说什么面子上却挂不住,内心是矛盾且纠结的。

城市战争:济南vs青岛,谁才是山东第一城?

合并莱芜后的济南城区图,图源:地图窝

地理位置是济南矛盾的主要根源。从这张山东省地形图我们可以看出,在济南城南,是泰山山脉倾斜的山区和丘陵,这种地形导致它的底下多是一些可溶性石灰岩,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和长期溶蚀,形成大量地下溶沟、溶孔、溶洞和地下暗河;在济南城北,多为燕山期辉长岩-闪长岩侵入体,岩质坚硬,为不透水岩层。这边的暗河奔涌,撞上了那边的坚硬岩层,最后在济南城区交汇,压力喷涌而出,最后蔚然大观,形成了今天的济南随处可见的山泉现象,这就是济南被称为“泉城”的由来。“众泉汇流”,也催生了中国难得一见的泉水湖——大明湖。

城市战争:济南vs青岛,谁才是山东第一城?

山东地势图,图源:地图窝

有山有水的济南,据说自从三皇五帝时期就有舜耕于此。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当时的齐国势力,而泰山山脉以南的地区,则形成了鲁国的势力,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就源于此。当时的齐国大致是今天的胶东鲁中,首都临淄,即今天的淄博。从某种意义上讲,齐人比较像现代人:好功利、美姿色、重享受、通商工、便鱼盐。齐人的理想也很世俗,或是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或外出冒险闯荡江湖。在重农抑商的春秋战国时代,唯有齐国重视商业发展,管仲提出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把家国天下讲得明明白白,到今天都很有借鉴价值。在这种重商思想下,齐国可以说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富庶的国家。


尽管当时的济南并非齐国都城,但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位于鲁中山地北麓东西大道西端,且城北有济水直通渤海,使之成为兵家必争、群雄逐鹿之地。加上其2000多年的建城史,使得这里德重礼义、名士辈出、人才荟萃、文化积淀十分丰厚,到了明朝时期,济南战胜了淄博和青州,在省会之争中胜出,成为山东省府。


从此,济南就成了山东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为了抵御外敌,济南开始大规模修缮城墙,将以前的土城内外瓮以砖石,改造为砖城,并设有泺源门、历山门、齐川门以及汇波门共四门。到清朝咸丰年间,为防止捻军攻打济南,又在府城之外再修一道圩子墙。坚固的城墙将济南城一层层保护起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是当时城防体系最发达的府城之一。特殊的政治地位加上有极高的安全感,使得济南成为了当时首屈一指的繁华之所,出现了“远方之货至,富人争市以博利”的景象。


到了明朝及清朝初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京杭大运河自元之后被“截弯取直”,主体南北贯穿山东,并与黄河在济南的西北交接,将山东划分成明显的三个经济带,分别是:


以鲁西的临清(归属聊城)、德州、东昌(归属聊城)、济宁等运河沿岸城市为主的鲁西运河沿岸城市经济带;

以鲁北的济南、周村(归属淄博)、潍县(今潍坊)等组成的鲁中陆路市场城市经济带;

和以胶东的登州、莱州(今烟台一带)为主的胶州沿海城市经济带。

城市战争:济南vs青岛,谁才是山东第一城?

山东区域划分

它们分别是以漕运、陆运和海运为主的城市产业群,彼此之间各行其道。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漕运和海运渐渐取代了陆运,成为社会主要的生产形式,带动漕运和海运周边城市不断发展,大有超越省府济南的趋势。


鸦片战争后,烟台被英国人盯上,并于1861年8月22日开埠,成为通商口岸,自此烟台成为山东唯一的贸易中心,当时的北方三港(烟台、天津、营口)中,烟台的贸易是其余两者之和的两倍,营运进出港艘数一直处在领先地位,如此繁荣的港口贸易,自然吸引了众多中外商人及寻求谋生机会的人员来烟,济南很快就失去了山东经济最强的宝座。

城市战争:济南vs青岛,谁才是山东第一城?

开埠后的烟台

1877年,一个名叫李希霍芬的德国人又盯上了偏处海隅一角的青岛,并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向德国政府大肆渲染占据青岛的重要价值,最终推开了青岛一段屈辱历史的大幕。

城市战争:济南vs青岛,谁才是山东第一城?

斐迪南•冯•李希霍芬

125年前出版、中国第一张标注在山东修建铁路线的地图上,胶州湾作为山东的出海口,其战略位置被诠释得淋漓尽致。这张出自《山东及其门户胶州》的插图,正式宣告了青岛第一次以近代科学精确测绘的方式,走出中国,走进西方世界。这张图的作者就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地理地质学家斐迪南•冯•李希霍芬。

城市战争:济南vs青岛,谁才是山东第一城?

《山东及其门户胶州》插图

(李希霍芬的《山东及其门户胶州》这本书,对青岛这座城市介绍得非常清楚,如果有读者对这本书感兴趣,可以关注公众号“太空司机”,回复“山东”,即可领取高清PDF电子书)


1859年,普鲁士政府决定派遣外交使团前往东亚,意图与中国、日本、暹罗(今泰国)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缔结商约。


26岁的李希霍芬作为攸关选址的地理学者,进入了使团,并被赋予秘密勘测选址的使命。这是他首次踏上东方异国的土地,开启了他考察中国的计划。从1869年至1872年,普鲁士人以上海为基地,在4年时间中,用7次旅行,对当时的大清帝国18个行省中的13个进行了地理、地质考察,进入了欧洲人几乎从未涉足更谈不上进行过科学考察的广袤中国腹地。而普鲁士人这么处心积虑远涉重洋地来到中国,并且先后辗转多次耗费几十年孜孜不倦地考察中国,就是为日后征战世界的海上霸权和殖民扩张做准备。李希霍芬对山东的考察研究,使其跨出学术界,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 “世界政策”产生巨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李希霍芬断言青岛可以成为“华北最大和最好的港口”。


事实也正如他所言,今天,当我们再次翻开地图,就会发现,从青岛向西经潍坊、淄博,再到济南,是鲁中山地北麓一带的平原通道,如果没有黄河迎面堵截,它可以继续伸向山东西部乃至华北平原。这也让青岛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广阔腹地。相反,早早开埠的烟台,却因为背面朝山,隔绝了与山东腹地的商道联系,经济腹地只能局限于鲁东北。在德国人看来,选择青岛,不仅可以控制胶东出海口,还可以和济南连通,进而作为与整个华北联系的起点。


德国人沿着李希霍芬的思路把青岛港和胶济铁路建设置于整个殖民地建设的首位——1897年9月2日,德国对外宣布青岛作为自由港向世界开放,这让青岛成为山东第二个对外开放的口岸。与此同时,东起青岛、西止济南的胶济铁路也在1899年开建,这条营业线路长达384.2公里的东西大动脉,最终于1904年建成通车,如此一来,尽管“远离京津、上海等传统商贸中心,陆路交通没有京津一带发达,也缺乏上海与腹地沟通联系的密集水运网”,但是“背倚广阔腹地充当山东乃至华北与国际市场对接的通道和门户”,还是让青岛的未来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青岛港的开放,使其大量吸纳内地的丰厚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还可以从上海和天津两大贸易区输入棉花、蚕茧、皮革、羊毛等原料。在进口贸易上,触角可以延伸到胶东半岛、山东内地乃至沿黄流域纵深,这种区位优势使青岛迅速实现后来居上。1900年,青岛港进出口货物仅为27.13万吨,到1911年时,增长到106.91万吨。而青岛港的贸易总值从1901年的3985845海关两,发展至1913年的6044,8850海关两,13年中增长了15倍,其增长速度之快,是全国所有其他通商口岸不能企及的。在青岛的冲击之下,烟台港则是日渐衰落,1907年,青岛的进口额已超过烟台,至1909年,青岛的出口额也超过烟台,自此,青岛取代烟台成为山东的经济贸易中心,并在1911年成为中国第六位重要的海港。进击的青岛像一只奔腾的巨兽,迅速成长为胶东半岛最高的一极。

城市战争:济南vs青岛,谁才是山东第一城?

1902年开埠后的青岛港

青岛和烟台的快速成长让济南倍感焦虑。这座一贯重儒轻商、逢人便称老师的城市,在感受到来自职场同侪的巨大压力之后,终于被迫接受新风,施行新政。1902年,袁世凯的接任者周馥在访问青岛后,深深地被商贾众多、船流如织、店铺林立的青岛口岸所震撼,相比之下,济南城显得暮气沉沉,官僚之风盛行,官民自上到下的做事风格都是形式大于内容,在他的主政下,济南开始除旧布新,扶持农桑和手工业。设立了工艺局、树艺公司、桑蚕总局、缫丝厂、染织厂、志诚砖瓦厂、金启泰铁工厂、济和机器公司以及一家银行。为了打破德国人的势力范围,他还赶在胶济铁路通车之前,与时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的袁世凯联名上奏,请求在本已是黄河、小清河码头,又即将成为津浦铁路与胶济铁路枢纽的交通重镇——济南,开设通商口岸,“以期中外咸受利益”,从此,济南也开埠了。津浦铁路的开通,让青岛和济南的联系更为紧密,实现了华北腹地的畅通。

城市战争:济南vs青岛,谁才是山东第一城?

津浦铁路济南站

到了近代中国,中华民族遭到列强凌辱,山东作为守卫华北平原的第一道屏障,所受劫难尤其严重。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人发出“还我青岛”的怒吼,青岛最终在1922年回归祖国。但是,日本帝国主义不甘心就此放回青岛,在青岛保留了很多特权。1928年,为抵制国民革命军北伐,保护奉系军阀等亲日势力,由其国内派出约5000人兵力在青岛登陆,最后顺胶济铁路抵达济南,从而酿出了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在此的很长一段时间,济南和青岛是命运相连、同仇敌忾。

城市战争:济南vs青岛,谁才是山东第一城?

日军在济南犯下“五三惨案”罪行

进入到新中国,由于经历过德、日的侵略,青岛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迫地被战略边缘化。新的政权还未稳定,青岛这样的沿海地区不好进行战备,因此后面苏联援助的156个重点项目中,几乎都跟青岛没什么关系;再到后面中苏决裂,全国开始三线建设,重点工程项目都往内陆迁移,青岛经历了停滞甚至倒退的三十年:


1949年青岛GDP位居全国第6,到1979年改革开放时,GDP已掉到武汉、大连之后排名第9。曾经让青岛人骄傲的青岛港,在改革开放之初也是满目疮痍——2008年,当地媒体在《青岛港:30年的三个跨越》一文中是这样回顾青岛港当年的窘迫景象:“港区陆域狭小,库场明显不足,道路坑洼不平,泊位严重老化,疏运能力严重不足,港口布局严重不合理。


青岛的短暂失落,让济南一度看到了重新坐稳省内老大的机会。与青岛的失意不同,此时的济南,正经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家对济南做了重大投资,济南钢铁总厂、济南机床一厂、济南机床二厂、济南汽车总厂、济南铅笔厂、济南重型机械厂等121个重点工程项目相继落地,在济南组装出新中国第一部重型汽车——黄河牌JN150八吨载货汽车,生产出我国第一辆红旗牌汽车。在大炼钢铁的时代,济南钢铁总厂更是承担了历史赋予的重任,创造了全国同类高炉建设时间最短纪录。今天从遥墙机场开车到济南市区,还能看到济南钢铁总厂那几个醒目的鎏金大字,这里是济南工业的骄傲,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

城市战争:济南vs青岛,谁才是山东第一城?

济南钢铁总厂旧址

只是历史总是迂回波动式地向前发展的,改革开放后青岛再次依靠区位优势,成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984年,青岛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青岛华和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成立,是山东省的第一个外资项目;同年10月,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成为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1986年,青岛被列为计划单列市,财政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1988年,青岛开始对老青岛港区进行改造,重振青岛港雄风;1992年,青岛开通了环胶州湾高速;2011年,当时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胶州湾大桥建成通车;2015年,青岛第一条地铁通车运行,比之济南早了4年……迎回开放的青岛,再次化身进击的巨兽,而且这次的成长速度更加迅猛。

山东需要一个超级城市

今年夏天的淄博烧烤带火了山东,热情好客的山东人在全国人民心中猛攒了一波人品。事实上,山东一直以来都是全国经济总量前三的省份,而且全省各市发展尤为均衡,从2022年山东各城市GDP就可以看出,单论经济体量,山东的每一个城市都不是泛泛之辈。作为对比,2022年广西省会南宁的GDP总量是5218亿,在山东只能排在淄博前面,更不说南宁拥有890万人口,而淄博只有470万人。

城市战争:济南vs青岛,谁才是山东第一城?

2022年山东各地市GDP排名

诚然,相对于其他很多中西部省份的发展不均衡问题,山东省内各城市均衡发展,确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均衡有时候意味着没有哪方面特别突出,意味着可能会错失某些特定领域的尖端优势。山东的均衡发展似乎并没有给自身带来特别的好处。


例如:

2017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要“重点打造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4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昆明、乌鲁木齐、哈尔滨、西安、郑州、武汉、大连、厦门8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山东没有城市位列其中;

尽管济南和青岛都提出了“争创国家中心城市”,但是目前国家认定的9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中,依旧没有山东城市上榜。


很多人对此非常不解,济南和青岛早早跻身万亿城市俱乐部,贵为经济大省的双子星,为什么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呢?


其实根本原因恰恰是这种太均衡的发展模式,导致了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可以成为超级城市,在“质”和“量”上双管齐下。对于山东而言,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


第一是产业同质化严重。山东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和重工业大省,特色产业不够突出。此外,各地主导的产业同质化也非常严重,导致产业过度分散不够集中。比如,山东最大的三家民营纺织公司分别坐落于滨州、东营和济宁,某种意义上是山东产业同质化的一个缩影;


第二是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产业布局分散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产业链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经济互补性不强,产业聚合力不够,难以形成强大的辐射力;


第三是创新力不足。山东人的重儒轻商是刻进骨子里的,天生自带追求稳定的基因,特别喜欢往体制内钻。我认识的山东人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两点,一是特别能考试,二是特别喜欢往体制内考。也许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追求稳定,使得山东的经济体量有余活力不足,与东南沿海城市相比,缺乏颠覆式创新,而这恰恰是超级城市所需要的。


所幸的是,山东人已经意识到这一点。2016年,河南郑州上榜“国家中心城市”,时任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评价说:“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大的刺激,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还包纳了山东两个市。我们再不奋起直追,很有可能形成中间塌陷。”到了2019年伊始,济南正式合并莱芜,标志着济南开启强省会战略,向着超级城市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强省会战略的逻辑

十四五之后,很多省份都提出“强省会战略”的发展策略,如长沙、合肥、石家庄、福州、西安、武汉、太原、济南、南宁、郑州、昆明、南京、成都、杭州等省会城市,可以看出,一些首位度并不低的省会城市也明确提出要发展“强省会”战略,并迅速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我收集了一些各省人民政府相关文章如下:


湖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提升长沙的首位度,增强“都市圈”的驱动力,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上台阶;【湖南省人民政府网站文章:湖南“强省会”战略,释放重大信号】

山东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省市一体化推进济南加快发展,为省会跨越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战略机遇;【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文章:济南|首提“强省会”战略!济南发展乘势而起——盘点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济南关键词”】

江西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强省会”战略,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江西省人民政府网站文章:《江西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全文》】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支持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网站文章: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


可以看出,发展强省会城市是我国当前大部分省份都在坚持的发展策略。其背后的逻辑在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迎来腾飞式迅猛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来自于“县域竞争”,即一个个区县之间的相互竞争,地方的经济要想实现快速发展,很大部分来自于当地的县委领导班子是否有足够灵活的手腕,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整合乡镇企业家们的资源,是否有足够的魄力带动当地人民发动生产,如果具备这些能力,那就能搞出来一个非常不错的产业集群。从浙江的义乌到温州,从广东的东莞到佛山,从江苏的江阴到昆山,很多地方经济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而且也具备一定的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做大做强当地的特色产业,形成规模化产业竞争。比如昆山的电子产业、佛山的陶瓷产业、温州的打火机、义乌的小商品市场等。

城市战争:济南vs青岛,谁才是山东第一城?

位于佛山的中国陶瓷总部

但是近些年来,情况发生了挺大的变化。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制造业的投资级别和技术门槛都大幅度提高,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也促使我们不得不进行产业升级,随着我们人口红利的消逝,我们必须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船舶工业、芯片、面板、大化工、国产大飞机等高端制造业,而这些产业的投资动辄都是数十数百亿以上,甚至千亿级别也是正常。县域经济再强、领导班子再能力通天,也不足以支撑如此大规模的产业升级和竞争,这就意味着,省级别的区域竞争模式已经到来。省一级的政府将产业链进行整体划分,高端服务业(如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等)环节放置在大城市,相对简单的制造部分放置到围绕中大城市发展的中小城市中。这种将产业环节按价值链条放置在都市圈内不同规模城市的政策思想,事实上要求县域之间放弃原先分割市场的区域化竞争关系,转向基于产业链合作模式的大区域规模化竞争+合作的关系。


如此一来,发展强省会战略就是省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对称竞争压力之下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在我国中西部大部分地区,要想快速打破资源、人才等各方面不对称的竞争格局,更要发挥强省会的战略优势,将产业更加集中、人才更加集中,举全省之力先发展出那个最能打的,才能带动更多省内的其他城市。这其实跟改革开放之初,优先发展东南沿海城市,先富带动后富的逻辑是一样的。


这件事情解释清楚以后,我们再说回济南和青岛。2019年,济南通过将莱芜市合并,设立莱芜区之后,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强省会战略的发展道路。另一边的青岛,看到了济南的努力,也充满了紧迫感。发生在齐鲁大地上的史诗级变化,正隐藏着一条伟大的历史暗线,那就是济南青岛双城联动。


2021年4月印发的《山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济青联动发展机制,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引领力的高质量增长极;


2022年1月发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21-2035年)》也提出要强化济青双城联动;


2022年5月,山东省党代会报告中,多次提到济青之间的合作,以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为统领,高水平打造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促进三大经济圈协同发展;


2023年1月发布的《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了济南“强省会”、青岛“强龙头”的定位,再次提出“促进济南、青岛中心城市联动发展,协同带动淄博、烟台、潍坊相向发展,打造山东半岛高质量发展轴带”,两城之间深化合作与交流、连点成线成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系列的重磅政策、无数次重大场合中的反复强调,济南和青岛合唱的这出“双城记”就是未来带动山东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


城市之间合作的基本保障是交通的联动。过去,济南和青岛之间只有济青北线、济青南线两条高速公路,乘坐济青高铁从青岛北站前往济南最快也要2小时18分钟。


而如今随着双城之间的合作日益紧密,2023年济南到青岛增开6对动车组列车,最快1小时23分就可以实现两城互通。


更多的出行方案、更小的通勤成本、更高效的交通网络为济青联动提供了物理上的保障,而促进两城能够高质量合作的则是两城之间产业的有效衔接,新时代下的济南和青岛在产业发展上实现了优势互补。济南提出建设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青岛则锚定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工、海洋装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链进行产业布局。

城市战争:济南vs青岛,谁才是山东第一城?

青岛某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济南重点围绕以高端重卡、智能叉车等特种新能源车布局,而青岛则继续发展新能源汽车乘用车整车项目,以及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突破完善氢燃料电池汽车。两地完全可以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智能网联、氢燃料电池等重点环节通力协作,以最小的成本补齐产业链发展的链条。


除此之外,济南青岛还规划了培育济青科创智造廊带、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等未来产业的合作项目。一系列高效的产业合作和高质量的优势互补,济南和青岛的未来令人期待。

济青联动,山东才有未来

2022年的热播电视剧县委大院中,主管光明县和主管九原县的地方官员为了争夺各方面的资源和政策优待,经常会彼此较劲暗暗争斗。剧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时期部分地方政府官员之间的主政逻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在现在的国际竞争格局下,不同城市之间都身处产业链的上下游,彼此之间除了竞争,更多的应该是合作。诚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教授所言:“单打独斗的城市没有未来。”不管是济南还是青岛,作为山东经济的领头羊,只有齐头并进,山东这个太阳最先升起的地方,才有更加光明璀璨的未来。

  • 上一条: 阿森纳vs斯旺西英超((体育)(4)足球——英超:阿森纳不敌斯旺西)
  • 下一条: 圣安德雷vs尤文图斯sp谁会赢(今晚竞彩005、006、007比赛基本面,看完就知道怎么买了)
  •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及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耗时1.943秒